雖不是牛市 但2019真的沒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去年,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在飯否上說過這樣一段話“2019可能會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此言一出,瞬間引發了熱議,不少人覺得王興的言下之意就是“2019將是很困難的一年。”
轉眼之間,距離2019的新年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仿佛在無聲地發出抗議:
“2019,真的沒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是哪些因素導致了這波資本市場的回暖潮呢?很多人可能并不明白這波牛市是怎么來的。
牛市的基礎不是基本面的改善,而是市場上的流動性。
而市場上的流動性,取決于銀行(央媽)放了多少水,放出去的這些水都流向了哪里?居民有多少儲蓄,這些儲蓄又可以投向哪?
A股作為國內門檻最低的合法“投機”市場,嗅覺敏銳的資金們對央媽的放水動作可謂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由莊家們打造出來的賺錢效應能夠迅速吸引到一大批社會上的熱錢,一旦社會上的錢進入“賭場”去賺錢,牛市自然就來了。
既然明白了牛市到來的原理,那么作為門檻比A股更低、在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之前充滿了投機屬性的幣圈,怎么可能會錯過這次機會呢?
所以說,盡管很多人將2019年稱之為幣圈的寒冬,但是我認為,2019年也許是一個寒冬,但絕對是一個極具操作性的寒冬。
看到這里,可能就會有同學問了,幣圈的操作機會,在哪兒呢?
- 01 -
萊特幣減半行情
供求關系作為經濟學最底層的規律,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供給減少會導致價格上漲是很簡單的道理。反映到二級市場上,最具操作性的時間段往往不在減半落地的時候,而在減半前和減半后。我們先來看看減半前:
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減半必炒”似乎是幣圈不成文的規矩,萊特幣從2月8日到現在的一波行情中受此刺激(萊特幣第二次減產預估日期為2019年8月8日)也已經完成了一波接近80%的漲幅,也許有人會問,LTC已經到頭了吧?
其實不然,回看萊特幣第一次的減半行情(2015年8月),從低點到高點,萊特幣完成了約500%的漲幅,啟動點在15年5月份,并在15年7月份達到頂峰。
也就是說,在萊特幣減半的這個時間周期內,對于二級市場的小伙伴而言,比特幣的操作價值是不如萊特幣的。
再來看看減半后:
減半作為實質性利好,能夠有效降低每天二級市場上面臨的拋壓,而2019年底到2020年初的這段時間將會是一個很奇妙的時間點——萊特幣完成減產,比特幣減產預熱,比特幣現金減產預熱——幣圈很難得一見的能減產的主流幣,都在這個時間節點匯聚了。所以這個時間點,是一定會發生很多事情的,如果你熱衷于做交易的話,相信這段時間會給你帶來不少的波動性交易機會。
- 02 -
平臺幣行情
關于BNB和幣安的Launchpad的項目,市場上已經有了很多分析類的文章,這里不再多說,受到幣安強大的賺錢效應刺激,其余平臺也開始紛紛效仿這個新的IEO模式。
(當然這里也要插一嘴,其實Launchpad很早之前就存在,這個模式也被Coinex的楊海波模仿過,但是Coinex的第二個加速器孵化項目被眾多套牢者舉報,然后創始人就進去了,不得不說CZ的加拿大國籍非常的牛逼,不但躲過了94,還讓IEO可以無所顧忌。)
據統計,現在已經有如下平臺推出了類似模式:
IEO會不會和當初的ICO那樣火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方式關系到各個平臺間的聲譽——誰也不想在自家平臺眾籌的第一個項目就破發被維權吧?
所以這時候,平臺幣或者用平臺幣進行IEO的項目就有很多玩法了:你可以拿著平臺幣,等他人抬轎;也可以買個軟件來搶項目,來薅一把平臺的羊毛;甚至可以倒賣KYC等等。
當然了,此類玩法玩得早收益會很可觀,但是一旦被普及開來,利潤的空間就會被不斷壓縮,最終還是逃不過上線即破發的下場。
- 03 -
明星項目的入場
在經歷了2018年的大浪淘沙之后,很多并不可靠的項目將被新上線的明星項目所取代。比如今年很有希望進到市值前列的有Polkadot波卡(前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Cosmos(幣安所使用的協議)、Filecoin(IPFS協議)、采用MinbleWimble算法的Grin, Beam等等。
同時,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落地,DApp的大規模應用也值得期待,比如區塊鏈游戲Mixmarvel,瀏覽器Tokenview等等。
一個新興項目的誕生,不都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嗎?何況在去年的熊市中,不少明星項目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并不是很看比特幣臉色:
好項目,確實是無懼牛熊的。
再次回到2015年,真正牛市啟動之前,其實有不少幣對于比特幣是漲的,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上文提到的萊特幣。在2015年減半前后,LTC/BTC甚至達到了一個直到2017年牛市前才回復的高點。另外就是那時候剛誕生不久的ETH,相對于比特幣的價格也是緩慢上漲的(之后更是創造了千倍神話)。
所以真要說起來的話,其他幣確實是比比特幣更早開啟了牛市的。
當然了,真正能熬過牛熊轉換的項目都是下一輪值得期待的好項目,但是很殘忍的一點就是:你手上持有的幣很可能在這輪牛熊轉換之中被徹底淘汰掉。
- 04 -
事件性驅動
事件性驅動,是指幣圈內時不時會出現的各種利空/利好消息,這也能提供極豐富的操作機會。
從大的方面來講,2019年值得期待的利好包括ETF、Bakkt、納斯達克等等這些傳統金融入局以及比特幣共識大會這樣的峰會活動。
從小的方面來講,2019是區塊鏈項目大規模落地之年,每個項目的主網上線、產品發布、技術革新(包括閃電網絡和schnorr簽名等等)都會帶來很不錯的操作機會。
當然了,在大規模增量資金入場之前,這些暫時的“送溫暖”行為帶來的賺錢效應不會持續太久,及時鎖定利潤是必要的。
最后,引用下知乎大神maomaobear的一段精辟總結:
牛市里面,典型韭菜(A股)的態度大致走這樣一個過程:
1、不屑。中國癌股還有個好,經濟這么差。
2、懷疑。初期的踏空。
3、遲疑。別人好像掙錢了,我買不買?
4、后悔。股市加速上漲,我早買就好了。
4、入場。第一輪高位接盤。
5、賠錢。接盤后遇到滯漲和下跌,洗盤
6、賣出。無風險承受力,賣出止損,發誓不玩。
7、再后悔。賣出去的股票又漲了,如果不賣就掙了,痛心疾首。
8、謹慎。一次被蛇咬,買入謹慎。而這段時期是牛市上漲最猛的一波。
9、再入場。高位入場,距離頂峰已近。
10、小賺。牛市最后一波頂峰小賺,自封股神。
11、暴跌。第一輪暴跌,因為有上次賣出的教訓,不賣。
12、遲疑。第一波反彈,因為高位接盤,依然小虧,持續。
13、后悔。股市進入暴跌期,出現巨大虧損。
14、裝死。已經這樣了,不賣就是浮虧。
15、真死。漫長的熊市期,因為資金需求,或者徹底死心,賣掉殘值,虧損完畢。
所以,你覺得現在處于哪個階段?類比到幣圈呢?
(來源: 區塊鏈人)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